南漳新发现水生昆虫佳短褶龙虱!

发布时间:2025-07-02发布者:小编

2025年5月15日,格桑花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进行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取得重要发现。团队于武安镇雷家营村蛮河大桥下进行底栖动物采集,发现一种龙虱科物种。经过专业鉴定,确定该物种为佳短褶龙虱(Hydroglyphus geminus)。此前资料显示,佳短褶龙虱分布于山西、新疆、云南、北京、四川、宁夏、陕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甘肃等地[1],本次在南漳县首次被发现,为湖北省内首次发现记录。

物种简介
佳短褶龙虱(学名:Hydroglyphus geminu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龙虱科短褶龙虱属,其头为棕黄色至棕褐色,身体较为狭长,前胸背板为棕黄色,侧缘和后缘中部颜色略深。鞘翅为棕黄色,鞘缝为深棕色,斑纹棕褐色,形状多变。前胸背板和鞘翅具褶皱,鞘缝沟深,鞘翅褶皱略长于前胸背板褶皱。腹部为深棕色,后胸腹板极后基节具一些小刻点及短纤毛。通常栖息在溪流或池塘中,成虫与幼虫均为捕食性,对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有时会捕食蝌蚪和鱼苗,但同时也捕食孑孓等水生昆虫,能够促进有机质分解、加速水体自净过程,为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之一,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以及公共卫生意义。
640.webp
佳短褶龙虱(Hydroglyphus geminus)照片
(李昂松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南漳县政府通过持续加大生态投入,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为各类野生动植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显著成效在佳短褶龙虱的首次发现中得到充分印证。此次发现极大丰富了南漳县生物多样性资源库,为龙虱科物种的分布研究与生境保护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该物种作为对生境质量敏感的底栖类指示物种,其种群在本地的出现,直接反映出区域内水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微生境多样性的显著提升,充分展现了南漳县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为珍稀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栖息地,更体现了南漳县各级政府长期推进的栖息地修复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等系统性保护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
640 (1).webp
640 (2).webp
南漳县野外生境照片
(陈露摄)

640 (3).webp
640 (4).webp
团队成员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上:陈露;下:陈露、程品文)

参考文献

[1]彭云飞,王菊平,张苗,等.山西省龙虱科昆虫名录[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7):11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