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2发布者:小编
一、雨后香溪河--七里峡河纪实
2025年5月15日,经历降雨的秭归县迎来晴热天气。调查团队按既定计划进入03号调查网格区域,沿蜿蜒的峡屈公路行至七里峡河与香溪河交汇处直行,最终抵达贾家店村对岸的作业点。经现场勘测,该区域平均海拔约160至170米,湿润的河风裹挟着雨后青草气息,与渐起的暑气在香溪河两岸形成微妙的气候交织。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自然风光以山水相映、清幽灵秀著称,流经贾家店村时已形成蜿蜒的碧色水带,两岸植被茂密,与碧水相映成趣。贾家店村所在的香溪河谷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开阔处可见梯田层层,柑橘园郁郁葱葱。样线轨迹定格在1.64公里时,林间的声景忽然起了微妙变化——初时如细浪翻涌的虫鸣渐次低缓,此起彼伏的蛙鼓也悄然收声。
上午十点半左右来到屈原村附近,通过一座桥后进入山林间,日影透过枝桠洒下碎金,在碎石泥土交织的小路上刻下游动的光斑,偶有零星水珠穿过枝叶间隙,带着巫山云雨的余韵,在脖颈处绽开刹那的沁凉,倒像是山泉化作的无形璎珞,为这场生态巡礼添了几分灵动注脚。七里峡河是一处集险峻与灵秀于一体的自然秘境,海拔在150-165m之间,峡谷两岸青山对峙,岩壁如刀削斧劈,灰褐色的山体上布满垂直的裂隙,缝隙间倔强地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与蕨类植物。河水自深山幽谷中奔涌而出,在七里峡的狭窄河道中形成湍急的白玉色激流,浪花撞击卵石时溅起银珠般的水雾。这片隐匿于峡江褶皱中的秘境显露出它作为虫媒王国最隐秘的殿堂——腐殖质在岩隙间发酵成温床,蕨类植物舒展的绿叶是蝶蛾蛰伏的襁褓,就连岩壁渗出的水渍都泛着昆虫信息素的微光。我们决定晚间重游故地,当诱虫灯在潮湿的林间氤氲开琥珀色光晕,这方寸之地便化作连接宏观与微观世界的虹桥,静候着夜行性昆虫用复眼丈量汞灯发出的波长。
调查团队在03号工作网格内踏查了两条样线和一个灯诱样点,调查到10目42科79种昆虫,本篇笔记分享5目9科12种 :滨尸葬甲Necrodes littoralis、青球箩纹蛾Brahmaea hearseyi、樗蚕蛾属未定种Samia sp.、日本姬螳Acromantis japonica、泛蚁蛉Myrmeleon formicarius、绿缘扁角叶甲Platycorynus parryi、桑皱鞘肖叶甲Abirus fortunei、短角瓜蝽Megymenum brevicorne、十八斑牡荆叶甲Chalcolampra octodecimguttata、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蒿金叶甲Chrysolina aurichalcea、玉带尼草蛉Nineta vittata。
1.鞘翅目葬甲科
滨尸葬甲Necrodes littoralis
2.鞘翅目叶甲科
绿缘扁角叶甲Platycorynus parryi
桑皱鞘肖叶甲Abirus fortunei
十八斑牡荆叶甲Chalcolampra octodecimguttata
蒿金叶甲Chrysolina aurichalcea
3.鞘翅目天牛科
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
4.鳞翅目箩纹蛾科
青球箩纹蛾Brahmaea hearseyi
5.鳞翅目天蚕蛾科
樗蚕蛾属未定种Samia sp.
6.螳螂目花螳科
日本姬螳Acromantis japonica
7.脉翅目蚁蛉科
泛蚁蛉Myrmeleon formicarius
8.脉翅目草蛉科
玉带尼草蛉Nineta vittata
9.半翅目兜蝽科
短角瓜蝽Megymenum brevicorne
二、螳螂猎萤与网缚蝉的生死博弈
我们的生态调查本意是收集静默的昆虫图谱,却在山林的褶皱里,意外成为两场生命博弈的见证者。这些动态的生存剧场,远比任何图谱和标本都更具震撼力。
第一幕猎杀发生在腐殖层与蕨类丛生的溪谷。猎物的挣扎在镰刀状前足的禁锢下化作徒劳的震颤,螳螂咀嚼式口器开始执行清道夫程序,上颚切割鞘翅的脆响混着萤火虫体内荧光素酶的哀鸣,在潮湿的空气中激起细密的涟漪。我们举着手机拍摄着这场微型杀戮剧场:萤科昆虫的生命如同被掐灭的星辰,而螳螂食道沟内壁的刚毛正将猎物体液过滤为生存能量。当镜头记录下第24秒时,我不得不承认生物学家特有的残酷清醒——这个瞬间,不过是亿万年进化长河中再寻常不过的能量流转。
第二场意外来得更具戏剧性。为拍摄一只蝉科,这只本该躲过我们手中镜头的蝉,竟像失事的轰炸机般直直坠向灌木丛。等我们翻开叶片阻隔时,只见它正被困在蜘蛛织就的死亡罗网中,蝉的挣扎引发了蛛网的共振,接下来的缠裹程序如同精密的纺织机械:先用干丝进行"打包"作业,再注入含有消化酶的毒液。作为闯入者,我们既是记录者又是扰动者,或许真正的自然观察,永远需要保持这种带着自然性的清醒。
调查人员:刘建 黄俊伟 谭一喆 查凯蕲
撰稿:黄俊伟